認識拉達克
建立人物誌
拉達克文化
漫遊拉達克
新聞影音
採訪側記
另類的外景拍攝體驗,團隊第一次使用4K攝影設備穿梭在上千人的供僧法會中完成拍攝任務、 天天在海拔三千起跳的山丘、廟宇揹著器材爬上爬下,才發現好好呼吸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。
乾淨的空氣、沒有紅綠燈、斑馬線卻能維持交通秩序的街道。 時而艷陽高照,時而大雪紛飛的天氣。有高山、也有沙漠、還有絕世美景班公湖。 對一個島國子民來說,坐在車上就能抵達地圖上或新聞中所提到的邊境,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經歷。
大多數人透過電影《三個傻瓜》認識拉達克,當然我也不例外, 但實際到訪後,才明白這裡不是只有《三個傻瓜》。 這裡有許多人熱衷公益活動、開辦學校, 讓許多偏鄉小孩有了受教育的機會。也成立老人院,照顧地方上的老人,讓他們老有所終。 還有真誠待人的人民,就像在黑暗的叢林中拉著我前進的嚮導,一名和山林完全陌生的外來客, 要如何走在水流湍急的獨木橋上?我想是拉達克人給我往前走的勇氣。
每一天的行程都像是一門新的學問。當我總算能在三千多海拔的地方來去自如、 漸漸融入當地人的生活節奏時,卻也是我們要離開的時候。認識與學習的速度永遠不夠快, 好像得用一輩子的時間來修煉,才能像拉達克人一樣樂天、自在、慷慨。
拉達克留給了我什麼?除了一場夢寐以求的公路旅行,還有一堂永不下課的拉達克哲學課。
拉達克讓人覺得既熟悉又陌生,因為她雖屬印度卻一點都不像印度,物質條件和基礎建設相對質樸, 但環境乾淨的令人心情舒爽,種族和文化是西藏和喀什米爾的多元融合,讓她非常獨特。 尤其女性在印度遭到的歧視和不平等待遇現今仍所在多有,但拉達克人卻是半母系社會的家庭結構, 家中會把最好的資源留給女兒。被我暱稱為「papaji」的拉達克退休官員說: 「在家裡我老婆說了算,男孩子身強體壯,自己要想辦法長大,女兒相對弱勢, 當然要把家裡最好的資源給他們!」
拉達克曾經是絲路的其中一站,更有唐三藏到印度取經時,經過拉達克還因高山症所苦的說法, 可見拉達克位居地理要塞、邊境異域的獨特之處。既然得道高僧唐三藏到拉達克都免不了高山症, 對一般拜訪的民眾如我們,當然也是一大挑戰。唯一能安慰生理上因高度及多變氣候產生的不適, 應該就是拉達克壯麗令人屏息的天然美景,以及總帶著真誠微笑的人們了。 有小西藏之稱的拉達克,依偎喜馬拉雅山脈,面對壯闊的高山總令人覺得再閉鎖的心都會整個被敞開。 電影《三個傻瓜》拍攝地點印中邊界的班公湖靜謐迷人,早已成了全球遊客熱門的造訪之地, 再加上氣候地形多變,一天之內從沙丘到雪景,看盡拉達克的無窮變化,再挑剔的人也會覺得心滿意足。
對我來說,拉達克最迷人之處,在於那份衝突與矛盾中產生的美感, 夾在印度、中國、巴基斯坦中間的區域,是軍事敏感熱點,人們百分之八十卻是佛教徒,一心嚮往和平。 因為地處偏遠,保留了絕美的天然景緻,但卻在開放外國及印度本度遊客後, 再加上電影《三個傻瓜》的推波助瀾,脆弱的生態受到強大挑戰, 如今必須在觀光與保護環境間努力取得平衡。而原本務農及放牧為主的拉達克人, 面對現代化及年輕人出走,則要思考整個家族的未來。 拉達克的戰爭與和平、美麗與哀愁,在衝突與矛盾中在在體現,就和人生一樣,總在完美中留下遺憾, 在不完美中窺見圓滿,不是嗎?